花卉品种

  • 拉丁学名 Hydrangea paniculata cv. Grandifiora植物类型 落叶灌木类。地理分布 华北至长江流域;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;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;南部暖带落叶阔叶林区;北亚热带落叶、常绿阔叶混交林区。特征 花大,初开时为白色后变成浅粉色,花期8-9月。习性 喜阴湿。用途 庭植观赏。..
  • 拉丁学名 Bergenia purpurascens Engl地理分布 原产我国西南部。繁殖培育 播种、分株繁殖均可。特征 虎耳草科岩白菜属,多年生常绿草本。株高45cm。地下具粗大根状茎。叶肥厚而大,倒卵形或椭圆形,互生呈簇生状,叶色深绿,低温则变为红色。总状花序松散,小花枝6-7枚,花玫瑰红色,花期5-6月。蒴果2裂,种子细小。习性 喜..
  • 俗名别名 水亚木。拉丁学名 Hvdrangea paniculata Sieb地理分布 产福建、浙江、江西、安徽、湖南、湖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省区。繁殖培育 扦插、分株繁殖。特征 虎耳草科八仙花属,灌木或小乔木,高可达8m。小枝粗壮,略方形,有短柔毛。叶对生,有时上部3叶轮生,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5-10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..
  • 俗名别名 银边八仙花拉丁学名 Hydrangea m_acrophylla地理分布 各地庭园习见栽培。繁殖培育 可用扦插、压条、分株等法繁殖。特征 灌木,高达3-4m。小枝粗壮,无毛,皮孔明显。叶对生,大而有光泽,倒卵形至椭圆形,长7-15(20)cm,缘有粗锯齿,两面无毛或仅背脉有毛。顶生伞房花序近球形,径可达20cm;几乎全部为不育花,扩..
  • 拉丁学名 Itea escallonia Golden Ellen地理分布 本种为杂交种,其原种产于南美洲山区。繁殖培育 用扦插繁殖,夏初嫩枝扦插,夏末可用半成熟枝,秋冬季可用硬枝。宜栽培于肥沃、排水良好的土壤,日照充足,搭棚防寒、防干燥。特征 虎耳草科鼠刺属,常绿灌木。新枝红色J叶互生,近似轮生,长卵形叶,顶生新生叶金黄色,下部成..
  • 俗名别名 冠盖八仙花、藤本八仙花 拉丁学名 Hydrangea anomala D.Don地理分布 产安徽、湖北、湖南、浙江、台湾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等省区。繁殖培育 播种、扦插繁殖。特征 虎耳草科八仙花属,落叶藤木,借气根攀援,长可达20m。小枝无毛。叶卵形至椭圆形,长8-12cm,先端尖,基部圆形或广楔形,缘有细尖齿,两面..
  • 拉丁学名 Schizophragma integrifolia denticulata地理分布 分布于浙江、安徽、四川、湖北、湖南和广东等省区。繁殖培育 繁殖以播种为主,亦可扦插。特征 叶对生,厚纸质,卵状椭圆形,先端短渐尖,基部圆或浅心形,边缘疏生小锐齿,背面脉上有柔毛或脉间有束毛。伞房花序顶生,被褐色柔毛。不孕花具1萼片,椭圆形至阔披针..
  • 俗名别名平基槭植物类型落叶乔木类。地理分布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、辽宁南部,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等地。特征落叶乔木,树冠伞形或倒广卵形。习性喜侧方庇荫。用途是优良的家具、雕刻用材,种子榨油工业用。
  • 拉丁学名 Philadelphus incanus植物类型落叶灌木类。地理分布分布于北温带的亚洲、欧洲和北美。中国陕西南部、甘肃南部、四川东部等地分布。繁殖培育播种、扦插、压条和分株法繁殖。种子细小,覆以薄土。扦插、压条。分株于春季萌芽前进行。也可于霉雨季节进行嫩枝扦插。苗期应遮荫。移栽应于深秋或早春进行。特征为落叶灌..
  • 俗名别名空疏英文名 ScabrousDeutzia拉丁学名 Deutzia植物类型落叶灌木类。地理分布产于我国浙江、江苏、江西、安徽、山东、四川等省,野生山坡灌丛中路旁。繁殖培育扦插、播种、压条、分株繁殖,每年落叶后对老枝条进行分期更新,以保持植株繁茂。特征落叶灌木,高1.5m。小枝淡褐色,枝皮剥落。叶卵状、椭圆形至长椭圆形,..
  • 俗名别名 柏氏八仙花、东陵绣球英 文 名 Shaggy Hydrangea拉丁学名 Hydrangea bretschneideri植物类型 落叶灌木类。地理分布 黄河流域。 繁殖培育 可播种、扦插、压条繁殖。喜光,也耐阴,耐寒,喜空气湿度大。在稍有庇荫处及肥沃、湿润的沙质壤土中生长良好。特征 枝条表皮常开裂呈条状剥落。叶对生,矩圆状倒卵形或椭圆形..
  • 拉丁学名 Daphnipyllum oldhamii (Hemsl.) Rosenth地理分布 原产中国、朝鲜、日本。繁殖培育 用播种法,春季为适期。栽培土质以壤土、砂质壤土为佳,排水虚良好。全日照、半日照均可。成年树难移植,需先断根处理。生长梢缓慢,春季应略做整枝。特征 长绿小乔木,株高可达8M。叶互生,丛生枝顶,椭圆形或长椭圆状倒卵形,全..
  • 拉丁学名 Daphniphyllum macropodum植物类型 常绿乔木类。地理分布 长江流域以南;中亚热带常绿、落叶阔叶林区;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。特征 新发叶集生枝端,老叶在新叶长出后齐落。习性 中性,偏阴,喜暖湿气候。用途 庭荫树。..
  • 拉丁学名 Hydrocleys nymphoides地理分布 原产中美洲、南美洲,应用于我国园林水景中。繁殖培育 因自交不亲和,结籽较小,不常用种子繁殖。多以根茎分株繁殖为宜,可在每年3~6月进行。特征 多年生浮叶草本。株高5cm,茎圆柱形。叶簇生于茎上,叶片呈卵形至近圆形,具长柄,长4-8cm,宽3-6cm,顶端圆钝,基部心形,全缘。叶..
  • 拉丁学名 Phlox subulata地理分布 该花原产美国纽约州、北卡罗来纳州、密歇根州。繁殖培育 采用打插和分株繁殖。扦插可在5-7月,选择健壮植株,采用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枝条作插穗,长度为7-10厘米,扦插基质为河沙,湿度要保持80%-90%,温度在20一30℃,半个月后即可生根,生根率可达80%-90%。分株繁殖在春秋季节将苗..
  • 俗名别名 锥花福禄考、天蓝锈球拉丁学名 Phlox paniculata植物类型 宿根花卉。地理分布 原产北美。繁殖培育 根插、茎插(早春根部发出嫩茎)或分根。特征 株高60-120cm,分枝较多,直立性强,丛生。叶对生或轮生,无柄,矩圆至椭圆形,先端尖。圆锥花序,较大,径15cm左右,小花高脚碟形,花色为堇紫、洒红、粉红和白红。花..
  • 拉丁学名 Philadelphus地理分布 原产于南亚及小亚细亚一带,栽培分布较太平花偏南,上海、南京等地较常见,生长旺盛花朵较大,色香均较太平花为好。特征 落叶灌木,高3m。树皮片状剥落,小枝光滑无毛,柄下芽,叶卵形至卵状长椭圆形,长4-8cm,3-5主脉,缘具疏齿,叶光滑,仅叶背脉腋有毛。花纯白色,芳香总状花离。..
  • 拉丁学名 Cucurbita ficifolia 地理分布 原产中美洲至南美洲。繁殖培育 播种法繁殖,栽培容易,管理粗放。特征 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。茎圆形,分枝性强,叶圆形,深裂,有刺毛。花冠黄或橘黄色。果皮硬,绿色,有不规则的白色条纹或斑块。种子黑色。习性 对日照要求严格,日照在13小时以上的地区或季节不形成花芽。用途 是很..
  • 俗名别名石柏、岩柏草、黄疸卷柏拉丁学名 Herba Selaginellae Moellendorfii地理分布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、北至陕西南部。繁殖培育用分株法繁殖。分株在春季结合反盆时进行。分出的新株置阴湿的环境,很容易成活。特征多年生常绿草本,高达40cm。主茎直立,禾杆色,下部不分枝,有卵状三角形叶,疏生;上部3-4回分枝,分枝上..
  • 俗名别名醋柳、醋刺植物类型落叶灌木类。地理分布产于我国化北、西北、西南各省区海拔1000-4000m的地区。繁殖培育播种、扦插,压条及分蘖繁殖,管理粗放。对生长关的沙棘可平苦,以促其发生新枝,达到复壮目的。特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10m。枝有刺,叶互生或近对一,线形或线状披针形,叶背密被子银白色鳞片。习性喜光,..